“地摊经济”每天收入三万?我劝你还是冷静点
原标题:“地摊经济”每天收入三万?我劝你还是冷静点
创新互联建站坚持“要么做到,要么别承诺”的工作理念,服务领域包括:网站制作、做网站、企业官网、英文网站、手机端网站、网站推广等服务,满足客户于互联网时代的藁城网站设计、移动媒体设计的需求,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您成熟可靠的网络建设合作伙伴!和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横空出世时一样,仿佛仅仅过了一个周末,“地摊经济”的东风就已经吹向了全国各地。
5月28日,高层点赞部分城市率先松绑“地摊经济”,激起浪花无数。资本市场的反映尤为明显,仅在6月2日一天,A股就有9只地摊概念股涨停。
地摊经济的火热有着鲜明的政策导向,除了高层的力挺之外,也有更为充分的法规条例作为支撑。中央文明办此前已明确表示,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汹涌的风潮面前,各大互联网巨头也没有缺席,京东集团发布“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组织超过500亿的品质货源,为每个小店提供高10万元无息赊购,全力支持地摊和小店经济。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甚至还自信地表示:“京东在扶持‘地摊经济’、‘小店经济’上早已全面展开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阿里巴巴的动作还要更为迅速,在高层发声后的第二天,阿里1688平台就宣布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为“摊主”们提供超过700亿元的免息赊购。
除了两大电商巨头外,腾讯的“全国小店烟火计划”、苏宁的“夜逛合伙人”地摊夜市扶持计划都于近日密集发布,地摊经济的火爆,比起几年前的双创热潮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此热火朝天的场景,确实让人感慨到底还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疫情的阴影持续笼罩之下,地摊上的点点灯光,多少能给城市萧条的经济带来些许的动能。
但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说:“别人疯狂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疯狂。”疯狂推动地摊经济落地的同时,一些本就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该被遗弃的“放卫星”式报道,也开始重出江湖。
比如近两日被媒体热炒的“大排档业主每天收入三万元”新闻。
事情的起源来自于央视新闻发布的一则视频,江西省南昌市地摊大排档业主丁美生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允许出店经营的情况下,至少每天都是在3万元以上,现在有77桌。估计晚上两万七八千是没问题的。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本身夏季就是消费旺季,加之疫情管控向好所产生的报复性消费,生意红火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根据丁美生的描述计算,77桌的营业总额达到两万七八千,平均每桌三四百元的消费水平也是在合理范围之内。
但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事件的描述就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大排档业主:每天收入三万元”的肯定性描述成为了标题中最常见的句式。
除了一些自媒体之外,不少传统媒体甚至报刊官方账号都大张旗鼓的转载刊发,在“地摊经济”这一穿透阶层传播的热点面前,新闻报道似乎已经不再严谨。但凡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每天收入三万元”和“每天营业额三万元”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如果放在文章标题中,对读者产生的视觉冲击也不在一个层级。
深谙此道的媒体老师们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偶尔做做“标题党”没什么大不了,但非要蹭上“地摊经济”的热点,是否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餐饮行业和地摊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却并不能直接划上等号,尤其对于大排档这种经营模式来说,本身还承载着房租、人工及原材料的前期投入,对于从业者自身的专业技能也存在着一定的要求。
即便是“每天营业额三万元”这样的光鲜业绩,也不能掩藏从业者背后的辛苦付出,而且本身存在着旺季来临、消费反弹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单纯归功于地摊经济的松绑,对于不明所以的老百姓来说,很容易就产生错误的价值导向。
如果单纯看到各大有公信力媒体争相报道的“大排档业主每天收入三万元”新闻,读者很容易就产生代入性的联想:国家大力提倡地摊经济,现在干大排档每天能挣三万,赶快上车吧。
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这样的描述经过众多媒体的背书之后,已经开始有了二次传播,对于尚处观望的择业者来说营造了一种过分繁荣的假象,甚至于将“摆地摊”与“高收入”直接划上等号。
在今年特殊的全球环境下,松绑地摊经济的目的不言自明,那就是缓解持续紧张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本身的定位及其重要,但并不意味地摊经济能解决当下的一切问题。
“每天收入三万元”,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能够完成阶级跨越的收入水平线,而与之平行的,却是地摊经济这样一个看似门槛极低的行业。
尤其对于很多人到中年还在办公室里加班做PPT的人来说,逃得过月薪过万的美团骑手,逃不过日入三万的大排档老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份数据,1-4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05万,城镇失业率依然保持在6%,也就是说约有450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另外一组数据也同样让人触目惊心:中国6亿人的平均月收入为1000元左右。对于这4500万失业人口和众多低收入群体来说,过分热炒地摊经济,给予他们的就是一针高潮过后满是空虚的春药。
从个人角度出发,地摊经济不适用于所有的人,虽然门槛较低,但依然存在门槛,前期的固定投入也因品类而异,无论是全职还是兼职,都应有理性判断。
而从市场大盘的角度出发,虽然地摊经济正在全面铺开,但各个城市的推进速度也并不一致,仍有一些城市并未完全放开限制,一味鼓励群众摆地摊就业,也存在激化社会矛盾的潜在风险。
所以说媒体啊,还是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不要听得风就是雨,无中生有的事情,你替别人说一遍,你也有责任晓得伐?
网页名称:“地摊经济”每天收入三万?我劝你还是冷静点
本文路径:http://myzitong.com/article/cgjh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