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b.net经典实例的信息
VB.net中正则表达式实例
在所给代码基础上仅作修改.
创新互联建站是专业的贺兰网站建设公司,贺兰接单;提供成都网站建设、成都做网站,网页设计,网站设计,建网站,PHP网站建设等专业做网站服务;采用PHP框架,可快速的进行贺兰网站开发网页制作和功能扩展;专业做搜索引擎喜爱的网站,专业的做网站团队,希望更多企业前来合作!
首先导入命名空间
Imports System.Text.RegularExpressions
然后:
Function geta(ByVal Str)
Dim re As New Regex("a(.+?)href=""*([^\s]+?)""*(\s|)")
Dim Contents As MatchCollection = re.Matches(Str)
Dim links As String = Nothing
For Each Match In Contents ' 遍历匹配集合。
links = links + Match.SubMatches(1) + "|"
Next
geta = Mid(links, 1, Len(links) - 1)
geta = Replace(geta, "'", "")
re = Nothing
End Function
VB.NET实例化类
可以,但是变量不能用ClassA或B来定义,可以用Object,或ClassA,ClassB的基类,,使用类的成员时,再把变量类型转换成相应的类
几种经典的二值化方法及其vb.net实现
图像二值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将图象中感兴趣的部分保留下来,在很多情况下,也是进行图像分析、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之前的必要的图像预处理过程。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产生了数以百计的阈值选取方法,但如同其他图像分割算法一样,没有一个现有方法对各种各样的图像都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本文针对几种经典而常用的二值发放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并给出了其vb.net 实现。
1、P-Tile法
Doyle于1962年提出的P-Tile (即P分位数法)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阈值选取方法。该方法根据先验概率来设定阈值,使得二值化后的目标或背景像素比例等于先验概率,该方法简单高效,但是对于先验概率难于估计的图像却无能为力。
2、OTSU 算法(大津法)
OSTU算法可以说是自适应计算单阈值(用来转换灰度图像为二值图像)的简单高效方法。1978 OTSU年提出的最大类间方差法以其计算简单、稳定有效,一直广为使用。
3、迭代法(最佳阀值法)
(1). 求出图象的最大灰度值和最小灰度值,分别记为Zl和Zk,令初始阈值为:
(2). 根据阈值TK将图象分割为前景和背景,分别求出两者的平均灰度值Z0和ZB:
式中,Z(i,j)是图像上(i,j)点的象素值,N(i,j)是(i,j)点的权值,一般取1。
(3). 若TK=TK+1,则所得即为阈值,否则转2,迭代计算。
4、一维最大熵阈值法
它的思想是统计图像中每一个灰度级出现的概率 ,计算该灰度级的熵 ,假设以灰度级T分割图像,图像中低于T灰度级的像素点构成目标物体(O),高于灰度级T的像素点构成背景(B),那么各个灰度级在本区的分布概率为:
O区: i=1,2……,t
B区: i=t+1,t+2……L-1
上式中的 ,这样对于数字图像中的目标和背景区域的熵分别为:
对图像中的每一个灰度级分别求取W=H0 +HB,选取使W最大的灰度级作为分割图像的阈值,这就是一维最大熵阈值图像分割法。
VB.net实例
1 生成txt文件。
DimSaveFileDialog1AsNewSaveFileDialog() '创建一个保存对话框
SaveFileDialog1.Filter ="txt files (*.txt)|*.txt" '设置扩展名
IfSaveFileDialog1.ShowDialog() = System.Windows.Forms.DialogResult.OKThen '如果确定保存
My.Computer.FileSystem.WriteAllText(SaveFileDialog1.Filename, Textbox1.Text,False) '保存文本,False表示不追加文本,直接覆盖其内容
EndIf
原文链接:
VB.net中类的实例化
1.不正确
Dim abc As myClass,定义一个可以引用myClass类型对象的变量abc。这个abc变量存在于栈上。
abc=New myClass。New myClass创建myClass实例对象,这个对象存在于托管堆上。然后(同时)让abc引用(指向)这个对象。
abc变量在栈上,而对象在托管堆上。
abc储存的是对象的地址,而不是对象本身。
看下面的代码
Dim a As myClass,b As myClass,c As myClass
a=New myClass
b=a
c=a
整个过程中只创建了一个myClass对象,位于托管堆上。
三个myClass类型的变量a、b、c位于栈上,都指向了这一个myClass对象
2.类的成员分 实例成员 和 静态成员
实例成员 必须在实例对象上调用
静态成员 可以直接调用,不需要实例对象。
有没有人能详细的说明vb.net 的特点,优缺点及应用领域?最好也举个运用VB.NET的例子啊!
Visual Basic .NET Visual Basic.NET是基于微软.NET Framework之上的面向对象的中间解释性语言,可以看作是Visual Basic在.Net Framework平台上的升级版本,增强了对面向对象的支持。但由于改动太大,导致VB.net对VB的向后兼容性不好,在业界引起不小的争议。 大多的VB.Net程序员使用Visual Studio .Net作为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SharpDevelop是另一种可用的开源的IDE。VB.Net需要在.Net Framework平台上才能执行。 VB.NET的主页 1 目前版本 2005年9月以来,存在三种不同版本的Visual Basic .NET. 1 Visual Basic .NET:是随vc#和ASP.NET一起在2002年发布的最初始的VB.net版本。C#被大力宣传为微软对付JAVA的王牌,受到媒体极力关注。然而VB.NET(有时被称为VB7)影响面不广,这导致VB社区之外很少人关注它。那些试用过此版VB.NET的人在层层幕布下发现一个强大却艰深的语言,而且还有不少弱点,比如它比VB6来有一个大了十倍的进行时(RunTime),内存footprint也大大增加。 2 Visual Basic .NET 2003:是和.NET Framework 1.1一起发布的。新功能包括对.NET Compact Framework的支持和更好的VB升迁向导。并改进了运行状况,IDE稳定性(尤其是后台编译器),以及运行时RunTime稳定性。另外,VB.NET 2003还有一个学院版Visual Studio .NET 2003 Academic Edition (VS03AE),它是分发给各国某些学者免费使用的版本。 3 Visual Basic 2005:VB2005是VB.Net的重大转变,微软决意在其软件名称中去掉了.NET部份。在VB2005中,微软增加了许多新功能,以引用VB对于初学者来说的一些优点: A, Edit and Continue - 也许是从VB那里丢掉的最大的功能,允许代码的编辑和执行立即的执行恢复。 B, Design-time expression evaluation C, My伪命名空间,提供了访问.NET Framework特定域的不需大量编码的简单方式;还能动态产生类(显然的是My.Forms);提供了改进的VB到VB.NET转换向导;Using 语法,简化了需要部署pattern to free resources的对象的使用;My编码,可隐藏由VB.NET IDE写的模板代码;数据源绑定,简化了数据库C/S开发 上述功能(尤其是My)增强了VB.Net成为快速开发应用平台的可能,并与C#进一步区别开来。参见: 使用My开发 通过My命名空间访问.NET Framework 和项目 Visual Basic 2005 通过增加新功能而填补了和其它所谓更强大的.NET语言的差距。 A, 增加了.NET 2.0语言功能包括:generics和Partial类(在一个文件里定义一个类的某部份然后再添加更多的定义,这个方法在整合用户编码和系统自动生成编码时尤其有用)。 B, XML注释,可以被NDoc等工具处理而自动生成文档 C, operator overloading D, 支持在其它语言中已经广泛使用的unsigned integer数据类型。 E, 支持在许多C衍生编程语言已提供的复合操作符如:"+=", "-=" 4, IsNot专利:If Not X Is Y表达式被转换成If X IsNot Y。当微软为IsNot申请专利时招致了恶名(尤其来自Real公司)。 5, Visual Basic 2005 Express:作为VS产品线上的一部份,VB2005 Express是专为业余爱好者和新手定制的免费的VS Express系列的一员。Express版本目的定位在帮助人们学习一种语言,所以他们有和标准版一致的用户界面,只是少了一些高级功能。另外,VS 查看更多答案
记得采纳啊
网页名称:关于vb.net经典实例的信息
网页网址:http://myzitong.com/article/dodpc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