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界面布局,android的布局方式有哪些
Android 常见布局
Android六大基本布局分别是:线性布局LinearLayout、表格布局TableLayout、相对布局RelativeLayout、层布局FrameLayout、绝对布局AbsoluteLayout、网格布局GridLayout。其中,表格布局是线性布局的子类。网格布局是android 4.0后新增的布局。
创新互联建站专业为企业提供黎平网站建设、黎平做网站、黎平网站设计、黎平网站制作等企业网站建设、网页设计与制作、黎平企业网站模板建站服务,十余年黎平做网站经验,不只是建网站,更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整体网络服务。
在手机程序设计中,绝对布局基本上不用,用得相对较多的是线性布局和相对布局。
padding是站在父view的角度描述问题,它规定它里面的内容必须与这个父view边界的距离。margin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描述问题,规定自己和其他(上下左右)的view之间的距离,如果同一级只有一个view,那么它的效果基本上就和padding一样了。
显示特点:所有子控件按照横向或者竖向依次排列
left(左)、right(右)、top(上)、bottom(下)、center(中心)、
enter_vertical(竖向中心)、center_horizontal(横向中心)
left(左)、right(右)、top(上)、bottom(下)、center(中心)、
enter_vertical(竖向中心)、center_horizontal(横向中心)
子控件的用法:android:layout_weight="1" 多个控件同时使用,可以实现平分的效果
显示特点:和LinearLayout布局相似,所有子控件默认显示在RelativeLayout的左上角
layout_toRightOf 在指定控件的右边
layout_toLeftOf 在指定控件的左边
layout_above 在指定控件的上边
layout_below 在指定控件的下边子控件对齐关系
layout_alignRight 与指定控件右对齐
layout_alignLeft 与指定控件左对齐
layout_alignTop 与指定控件上对齐
layout_centerInParent 与父容器中间对齐 pairunte
layout_centerVertical 与父容器竖向中心对齐
layout_centerHorizontal 与父容器横向中心对齐
layout_alignParentLeft 与父容器左边对齐
layout_alignParentTop 与父容器上边对齐
layout_alignParentRight 与父容器右边对齐
layout_alignParentBottom 与父容器下边对齐
显示特点:所有子控件默认在GridLayout中横向依次排列,当只等每行的列数时,到达指定列数
会自动换行显示。
layout_column 在网格的第几列
layout_row 在网格的第几行
layout_columnSpan 跨列
layout_rowSpan 跨行
layout_gravity 在一个网格中的重心位置
columnCount 每行列总数
显示特点:所有的子控件默认显示在FrameLayout的左上角,会重叠在一起显示。
layout_gravity(设置给子控件,调整控件在容器内的重心)
常用值:
left(左)、 right(右)、
top(上)、 bottom(下)、
center(中心)、 center_vertical(竖向中心)
center_horizontal(横向中心)
表格布局和网格布局类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表格布局不能跨行,只能跨列
关于Android布局你不知道的
Android常见的5个布局,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LinearLayout、RelativeLayout和FrameLayout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布局方式,做Android开发的一定使用过。
传统的5种布局方式:
不过我的问题并不是问面试者如何使用这些基础的布局,而是要看面试者怎么解决布局嵌套(影响性能)和屏幕适配问题。
我们都清楚Android界面的布局太复杂,嵌套层次过深,会使整个界面的测量、布局和绘制变得更复杂,对性能会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在写Layout文件时,也要尽量避免布局的嵌套层次过深的问题。
在怎么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得有一个好方法先判断当前的问题情况。Android SDK工具箱中有一个叫做Hierarchy Viewer的工具,能够在App运行时分析Layout。
注意: 在ROOT的手机,或者是安装开发版的ROM的手机可以直接使用Hierarchy Viewer。如果没有Root的手机(SDK 4.1及以上),需要在你的PC端添加一个环境变量“ANDROID_HVPROTO=ddm”。
下面列举一些面试者常使用的方式。
merge merge标签的作用是合并UI布局,使用该标签能降低UI布局的嵌套层次。
merge标签可用于两种情况:
ViewStub ViewStub标签引入的布局默认不会inflate,既不会显示也不会占用位置。 ViewStub常用来引入那些默认不会显示,只在特殊情况下显示的布局,如数据加载进度布局、出错提示布局等。
需要在使用时手动inflate:
ViewStub在一定的程度可以起到减少嵌套层次的作用,特别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程序可能不需要走到ViewStub的界面。
include 将可复用的组件抽取出来并通过include标签使用,但include标签能减少布局的层次吗?
我认为不能。include主要解决的是相同布局的复用问题,它并不能减少布局的层次。
用RelativeLayout代替LinearLayout
很多人为了减少布局层次喜欢用RelativeLayout代替LinearLayout,不过可能达到的效果并不会很明显。层次是减少了,但本身RelativeLayout就会比LinearLayout性能差一点。
有一些界面,比如一个图片和一个文本的布局(ListItem常见的布局方式),可以利用TextView有drawableLeft, drawableRight等属性,完全不需要RelativeLayout或者LinearLayout布局。
传统的布局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如RelativeLayout要两次测量(measure)它的子View才能知道确切的高度;如果LinearLayout布局的子View有设置了layout_weight,那么它也需要测量两次才能获得布局的高度。
相对于传统的布局方式,Android官方还推出了两种新的布局方式:ConstraintLayout和FlexboxLayout。
ConstraintLayout ConstraintLayout即约束布局,在2016年由Google I/O推出。ConstraintLayout和RelativeLayout有点类似,控件之间根据依赖关系而存在,但比RelativeLayout更加灵活。创建大型复杂的布局仍然可以使用扁平的层级(不用嵌套View Group),说的简单些就是,再复杂的界面也可以只有2层层次。
要使用ConstraintLayout需要在build.gradle中添加相关的support库:
使用ConstraintLayout可以有效的解决布局嵌套过多导致的性能问题,官方也对其渲染性能进行了优化,并且ConstraintLayout支持可视化的方式编写布局。
不过学会熟练使用ConstraintLayout会需要一点时间,但这是值得的。
FlexBoxLayout 做过前端开发(CSS方面)的同学对FlexBox一定不会陌生,最近我在做微信小程序开发时也涉及到FlexBox。FlexBox(弹性布局)是w3c在2009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布局方案,解决以前那种传统css的盒模型的局限性。
Google开源了FlexboxLayout布局和前端CSS FlexBox布局具有相同的功能(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但已经足够在Android上改进布局的构建方式。
FlexBoxLayout可以理解成一种更高级的LinearLayout,不过比LinearLayout更加强大和灵活。如果我们使用LinearLayout布局的话,那么不同的分辨率,也许我们要重新调整布局,势必会需要跟多的布局文件放在不同的资源目录。而使用FlexBoxLayout来布局的话,它可以适应各种界面的改变(所以叫响应式布局)。
如果对前端的Flexbox不太了解的话,你还需要补一些概念,好在这些东西在网上很容易找到。
可能很多读者会觉这样的面试题是吹毛求疵,很多项目中哪有这么复杂的界面,根本就用不到这些优化措施。
可以说厉害的人,或者叫高手,可能只是比较多在意这些细节而已。在实践中的经历告诉我,很多难于解决的性能问题,并不是因为有一个影响性能的问题无法攻克,而是没有一个明显的制约因素,是有各种小问题一点一点堆积起来,最终积重难返。
所以,把细节做好,或者意识到细节的地方可能引发的问题,对我们解决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不要浪费了让你可以成长的细节。
有需要更多Android高级进阶和面试资料的朋友可以私信我获取
Android基础之常用五种布局
所有东西依次都放在左上角,会重叠,这个布局比较简单,也只能放一点比较简单的东西。
分为垂直布局(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和水平布局( android:orientation="horizontal" )。
垂直布局时,每一行就只有一个元素,多个元素依次垂直往下;
水平布局时,只有一行,每一个元素依次向右排列。
用X,Y坐标来指定元素的位置,这种布局方式也比较简单
在屏幕旋转时,往往会出问题,而且多个元素的时候,计算比较麻烦。
可以理解为某一个元素为参照物,来定位的布局方式。
主要属性有:
相对于某一个元素 android:layout_below 、 android:layout_toLeftOf
相对于父元素的地方 android:layout_alignParentLeft 、 android:layout_alignParentRigh ;
每一个 TableLayout 里面有表格行 TableRow , TableRow 里面可以具体定义每一个元素。每一个布局都有自己适合的方式,这五个布局元素可以相互嵌套应用,做出美观的界面。
android中常见的五种布局有什么特点
1,FrameLayout,特点:所有的View都会放在左上角,并且后添加进去的View会覆盖之前放进去的View。
2,LinearLayout,特点: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依次按照顺序来排列子元素,控件的排列顺序遵循其在布局文件中被写出的先后顺序。
3,RelativeLayout,特点:以某一个子元素为参照物,其余子元素均按照其相对位置来完成布局。
4,TableLayout,特点:每个TableLayout都是由一个或多个TableRow组成的,一个TableRow就代表TableLayout的一行。
5,AbsoluteLayout,表格布局类似Html里面的Table。每一个TableLayout里面有表格行TableRow,TableRow里面可以具体定义每一个元素,设定他的对齐方式 android:gravity="" 。
扩展资料:
开放性:
在优势方面,Android平台首先就是其开放性,开发的平台允许任何移动终端厂商加入到Android联盟中来。显著的开放性可以使其拥有更多的开发者,随着用户和应用的日益丰富,一个崭新的平台也将很快走向成熟。
开放性对于Android的发展而言,有利于积累人气,这里的人气包括消费者和厂商,而对于消费者来讲,最大的受益正是丰富的软件资源。开放的平台也会带来更大竞争,如此一来,消费者将可以用更低的价位购得心仪的手机。
丰富的硬件:
这一点还是与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相关,由于Android的开放性,众多的厂商会推出千奇百怪,功能特色各具的多种产品。功能上的差异和特色,却不会影响到数据同步、甚至软件的兼容,如同从诺基亚Symbian风格手机一下改用苹果iPhone,同时还可将Symbian中优秀的软件带到iPhone上使用、联系人等资料更是可以方便地转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Android
android的界面布局方式有哪些
一、 界面布局之线性布局(LinearLayout)
这种布局比较常用,也比较简单,就是每个元素占一行,把它按照横向排放,也就是每个元素占一列。在布局中都按照垂直或者水平的顺序依次排列子元素,每一个子元素都位于前一个元素之后。
二、 界面布局之相对布局(RelativeLayout)
相对布局是android界面设计中比较常用和好用的一个布局方式。
三、 界面布局之表格布局(TableLayout)
表格布局采用行、列的形式来管理元素组件。TableLayout的行和列不需要声明,而是采用添加方法控制。
每次在TableLayout中添加一个TableRow,一个TableRow就代表表格中的一行,也同样是容器,往里面添加一个子组件就代表增加一列。在表格布局中,列的宽度由最宽的那个单元格决定,整个表格布局宽度取决于父容器的宽度
四、 界面布局之绝对布局(AbsoluteLayout)
特点:以坐标的方式来定位在屏幕上的位置,引起缺乏灵活性,在没有绝对定位的情况下相比其他类型的布局更难维护
五、 界面布局之帧布局(FrameLayout)
FrameLayout是五大布局中最简单的一个布局。在帧布局中,整个界面被当成一块空白备用区域,所有的子元素都不能被指定放置的位置,它们统统放于这块区域的左上角,并且后面的子元素直接覆盖在前面的子元素之上,将前面的子元素部分和全部遮挡。
转自长沙软件公司---小房子
Android有哪些主要界面布局方式
五大布局: 用的较多的是线性布局,相对布局和表格布局
线性布局(LinearLayout):按照垂直或者水平方向布局的组件。
帧布局(FrameLayout):组件从屏幕左上方布局组件。
表格布局(TableLayout):按照行列方式布局组件。
相对布局(RelativeLayout):相对其它组件的布局方式。
绝对布局(AbsoluteLayout):按照绝对坐标来布局组件。
标题名称:android界面布局,android的布局方式有哪些
转载注明:http://myzitong.com/article/dsgeh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