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u函数python,relu函数公式

原来ReLU这么好用!一文带你深度了解ReLU激活函数!

在神经网络中,激活函数负责将来自节点的加权输入转换为该输入的节点或输出的激活。ReLU 是一个分段线性函数,如果输入为正,它将直接输出,否则,它将输出为零。它已经成为许多类型神经网络的默认激活函数,因为使用它的模型更容易训练,并且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在本文中,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ReLU,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创新互联建站坚信:善待客户,将会成为终身客户。我们能坚持多年,是因为我们一直可值得信赖。我们从不忽悠初访客户,我们用心做好本职工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余年网站建设经验创新互联建站是成都老牌网站营销服务商,为您提供网站制作、网站建设、网站设计、H5开发、网站制作、品牌网站制作小程序设计服务,给众多知名企业提供过好品质的建站服务。

1、Sigmoid 和 Tanh 激活函数的局限性

2、ReLU(Rectified Linear Activation Function)

3、如何实现ReLU

4、ReLU的优点

5、使用ReLU的技巧

一个神经网络由层节点组成,并学习将输入的样本映射到输出。对于给定的节点,将输入乘以节点中的权重,并将其相加。此值称为节点的summed activation。然后,经过求和的激活通过一个激活函数转换并定义特定的输出或节点的“activation”。

最简单的激活函数被称为线性激活,其中根本没有应用任何转换。 一个仅由线性激活函数组成的网络很容易训练,但不能学习复杂的映射函数。线性激活函数仍然用于预测一个数量的网络的输出层(例如回归问题)。

非线性激活函数是更好的,因为它们允许节点在数据中学习更复杂的结构 。两个广泛使用的非线性激活函数是 sigmoid 函数和 双曲正切 激活函数。

Sigmoid 激活函数 ,也被称为 Logistic函数神经网络,传统上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神经网络激活函数。函数的输入被转换成介于0.0和1.0之间的值。大于1.0的输入被转换为值1.0,同样,小于0.0的值被折断为0.0。所有可能的输入函数的形状都是从0到0.5到1.0的 s 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这是神经网络的默认激活方式。

双曲正切函数 ,简称 tanh,是一个形状类似的非线性激活函数,输出值介于-1.0和1.0之间。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由于使用 tanh 函数的模型更容易训练,而且往往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因此 tanh 函数比 Sigmoid激活函数更受青睐。

Sigmoid和 tanh 函数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它们值域饱和了 。这意味着,大值突然变为1.0,小值突然变为 -1或0。此外,函数只对其输入中间点周围的变化非常敏感。

无论作为输入的节点所提供的求和激活是否包含有用信息,函数的灵敏度和饱和度都是有限的。一旦达到饱和状态,学习算法就需要不断调整权值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最后,随着硬件能力的提高,通过 gpu 的非常深的神经网络使用Sigmoid 和 tanh 激活函数不容易训练。在大型网络深层使用这些非线性激活函数不能接收有用的梯度信息。错误通过网络传播回来,并用于更新权重。每增加一层,错误数量就会大大减少。这就是所谓的 消失梯度 问题,它能有效地阻止深层(多层)网络的学习。

虽然非线性激活函数的使用允许神经网络学习复杂的映射函数,但它们有效地阻止了学习算法与深度网络的工作。在2000年代后期和2010年代初期,通过使用诸如波尔兹曼机器和分层训练或无监督的预训练等替代网络类型,这才找到了解决办法。

为了训练深层神经网络, 需要一个激活函数神经网络,它看起来和行为都像一个线性函数,但实际上是一个非线性函数,允许学习数据中的复杂关系 。该函数还必须提供更灵敏的激活和输入,避免饱和。

因此,ReLU出现了, 采用 ReLU 可以是深度学习革命中为数不多的里程碑之一 。ReLU激活函数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如果输入大于0,直接返回作为输入提供的值;如果输入是0或更小,返回值0。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 if-statement 来描述这个问题,如下所示:

对于大于零的值,这个函数是线性的,这意味着当使用反向传播训练神经网络时,它具有很多线性激活函数的理想特性。然而,它是一个非线性函数,因为负值总是作为零输出。由于矫正函数在输入域的一半是线性的,另一半是非线性的,所以它被称为 分段线性函数(piecewise linear function ) 。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 Python 中实现ReLU激活函数。

我们希望任何正值都能不变地返回,而0.0或负值的输入值将作为0.0返回。

下面是一些修正的线性激活函数的输入和输出的例子:

输出如下: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一系列的输入和计算出的输出,得到函数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下面的示例生成一系列从 -10到10的整数,并计算每个输入的校正线性激活,然后绘制结果。

运行这个例子会创建一个图,显示所有负值和零输入都突变为0.0,而正输出则返回原样:

ReLU函数的导数是斜率。负值的斜率为0.0,正值的斜率为1.0。

传统上,神经网络领域已经不能是任何不完全可微的激活函数,而ReLU是一个分段函数。从技术上讲,当输入为0.0时,我们不能计算ReLU的导数,但是,我们可以假设它为0。

tanh 和 sigmoid 激活函数需要使用指数计算, 而ReLU只需要max(),因此他 计算上更简单,计算成本也更低 。

ReLU的一个重要好处是,它能够输出一个真正的零值 。这与 tanh 和 sigmoid 激活函数不同,后者学习近似于零输出,例如一个非常接近于零的值,但不是真正的零值。这意味着负输入可以输出真零值,允许神经网络中的隐层激活包含一个或多个真零值。这就是所谓的稀疏表示,是一个理想的性质,在表示学习,因为它可以加速学习和简化模型。

ReLU看起来更像一个线性函数,一般来说,当神经网络的行为是线性或接近线性时,它更容易优化 。

这个特性的关键在于,使用这个激活函数进行训练的网络几乎完全避免了梯度消失的问题,因为梯度仍然与节点激活成正比。

ReLU的出现使得利用硬件的提升和使用反向传播成功训练具有非线性激活函数的深层多层网络成为可能 。

很长一段时间,默认的激活方式是Sigmoid激活函数。后来,Tanh成了激活函数。 对于现代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默认的激活函数是ReLU激活函数 。

ReLU 可以用于大多数类型的神经网络, 它通常作为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激活函数 ,并且也得到了许多论文的证实。传统上,LSTMs 使用 tanh 激活函数来激活cell状态,使用 Sigmoid激活函数作为node输出。 而ReLU通常不适合RNN类型网络的使用。

偏置是节点上具有固定值的输入,这种偏置会影响激活函数的偏移,传统的做法是将偏置输入值设置为1.0。当在网络中使用 ReLU 时, 可以将偏差设置为一个小值,例如0.1 。

在训练神经网络之前,网络的权值必须初始化为小的随机值。当在网络中使用 ReLU 并将权重初始化为以零为中心的小型随机值时,默认情况下,网络中一半的单元将输出零值。有许多启发式方法来初始化神经网络的权值,但是没有最佳权值初始化方案。 何恺明的文章指出Xavier 初始化和其他方案不适合于 ReLU ,对 Xavier 初始化进行一个小的修改,使其适合于 ReLU,提出He Weight Initialization,这个方法更适用于ReLU 。

在使用神经网络之前对输入数据进行缩放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这可能涉及标准化变量,使其具有零均值和单位方差,或者将每个值归一化为0到1。如果不对许多问题进行数据缩放,神经网络的权重可能会增大,从而使网络不稳定并增加泛化误差。 无论是否在网络中使用 ReLU,这种缩放输入的良好实践都适用。

ReLU 的输出在正域上是无界的。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输出可以继续增长。因此,使用某种形式的权重正则化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比如 l1或 l2向量范数。 这对于提高模型的稀疏表示(例如使用 l 1正则化)和降低泛化误差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

.

python relu激活函数参数是np怎么办

import mathdef sigmoid(x,derivate=False): if derivate: return sigmoid(x)*(1-sigmoid(x)) return 1.0 / (1+math.exp(-x)) def relu(x): if x 0: return x else: return 0sigmoid 求导和其函数值相关

利用Python实现卷积神经网络的可视化

在本文中,将探讨如何可视化卷积神经网络(CNN),该网络在计算机视觉中使用最为广泛。首先了解CNN模型可视化的重要性,其次介绍可视化的几种方法,同时以一个用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模型可视化这一概念。

正如上文中介绍的癌症肿瘤诊断案例所看到的,研究人员需要对所设计模型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掌握清楚,这点至关重要。一般而言,一名深度学习研究者应该记住以下几点:

1.1 理解模型是如何工作的

1.2 调整模型的参数

1.3 找出模型失败的原因

1.4 向消费者/终端用户或业务主管解释模型做出的决定

2.可视化CNN模型的方法

根据其内部的工作原理,大体上可以将CNN可视化方法分为以下三类:

初步方法:一种显示训练模型整体结构的简单方法

基于激活的方法:对单个或一组神经元的激活状态进行破译以了解其工作过程

基于梯度的方法:在训练过程中操作前向传播和后向传播形成的梯度

下面将具体介绍以上三种方法,所举例子是使用Keras深度学习库实现,另外本文使用的数据集是由“识别数字”竞赛提供。因此,读者想复现文中案例时,请确保安装好Kears以及执行了这些步骤。

研究者能做的最简单的事情就是绘制出模型结构图,此外还可以标注神经网络中每层的形状及参数。在keras中,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完成模型结构图的绘制:

model.summar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conv2d_1 (Conv2D)            (None, 26, 26, 32)        3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nv2d_2 (Conv2D)            (None, 24, 24, 64)        1849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ax_pooling2d_1 (MaxPooling2 (None, 12, 12, 64)        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ropout_1 (Dropout)          (None, 12, 12, 64)        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latten_1 (Flatten)          (None, 9216)              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nse_1 (Dense)              (None, 128)               117977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ropout_2 (Dropout)          (None, 128)               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reds (Dense)                (None, 10)                1290      

=================================================================Total params: 1,199,882Trainable params: 1,199,882Non-trainable params: 0

还可以用一个更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方式呈现模型结构框图,可以使用keras.utils.vis_utils函数完成模型体系结构图的绘制。

另一种方法是绘制训练模型的过滤器,这样就可以了解这些过滤器的表现形式。例如,第一层的第一个过滤器看起来像:

top_layer = model.layers[0]plt.imshow(top_layer.get_weights()[0][:, :, :, 0].squeeze(), cmap='gray')

一般来说,神经网络的底层主要是作为边缘检测器,当层数变深时,过滤器能够捕捉更加抽象的概念,比如人脸等。

为了理解神经网络的工作过程,可以在输入图像上应用过滤器,然后绘制其卷积后的输出,这使得我们能够理解一个过滤器其特定的激活模式是什么。比如,下图是一个人脸过滤器,当输入图像是人脸图像时候,它就会被激活。

from vis.visualization import visualize_activation

from vis.utils import utils

from keras import activations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matplotlib inline

plt.rcParams['figure.figsize'] = (18, 6)

# Utility to search for layer index by name.

# Alternatively we can specify this as -1 since it corresponds to the last layer.

layer_idx = utils.find_layer_idx(model, 'preds')

# Swap softmax with linear

model.layers[layer_idx].activation = activations.linear

model = utils.apply_modifications(model)

# This is the output node we want to maximize.filter_idx = 0

img = visualize_activation(model, layer_idx, filter_indices=filter_idx)

plt.imshow(img[..., 0])

同理,可以将这个想法应用于所有的类别,并检查它们的模式会是什么样子。

for output_idx in np.arange(10):

# Lets turn off verbose output this time to avoid clutter and just see the output.

img = visualize_activation(model, layer_idx, filter_indices=output_idx, input_range=(0., 1.))

plt.figure()

plt.title('Networks perception of {}'.format(output_idx))

plt.imshow(img[..., 0])

在图像分类问题中,可能会遇到目标物体被遮挡,有时候只有物体的一小部分可见的情况。基于图像遮挡的方法是通过一个灰色正方形系统地输入图像的不同部分并监视分类器的输出。这些例子清楚地表明模型在场景中定位对象时,若对象被遮挡,其分类正确的概率显著降低。

为了理解这一概念,可以从数据集中随机抽取图像,并尝试绘制该图的热图(heatmap)。这使得我们直观地了解图像的哪些部分对于该模型而言的重要性,以便对实际类别进行明确的区分。

def iter_occlusion(image, size=8):

# taken from

occlusion = np.full((size * 5, size * 5, 1), [0.5], np.float32)

occlusion_center = np.full((size, size, 1), [0.5], np.float32)

occlusion_padding = size * 2

# print('padding...')

image_padded = np.pad(image, ( \  (occlusion_padding, occlusion_padding), (occlusion_padding, occlusion_padding), (0, 0) \  ), 'constant', constant_values = 0.0)

for y in range(occlusion_padding, image.shape[0] + occlusion_padding, size):

  for x in range(occlusion_padding, image.shape[1] + occlusion_padding, size):

      tmp = image_padded.copy()

      tmp[y - occlusion_padding:y + occlusion_center.shape[0] + occlusion_padding, \

        x - occlusion_padding:x + occlusion_center.shape[1] + occlusion_padding] \            = occlusion

      tmp[y:y + occlusion_center.shape[0], x:x + occlusion_center.shape[1]] = occlusion_center          yield x - occlusion_padding, y - occlusion_padding, \

        tmp[occlusion_padding:tmp.shape[0] - occlusion_padding, occlusion_padding:tmp.shape[1] - occlusion_padding]i = 23 # for exampledata = val_x[i]correct_class = np.argmax(val_y[i])

# input tensor for model.predictinp = data.reshape(1, 28, 28, 1)# image data for matplotlib's imshowimg = data.reshape(28, 28)

# occlusionimg_size = img.shape[0]

occlusion_size = 4print('occluding...')heatmap = np.zeros((img_size, img_size), np.float32)class_pixels = np.zeros((img_size, img_size), np.int16)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counters = defaultdict(int)for n, (x, y, img_float) in enumerate(iter_occlusion(data, size=occlusion_size)):

X = img_float.reshape(1, 28, 28, 1)

out = model.predict(X)

#print('#{}: {} @ {} (correct class: {})'.format(n, np.argmax(out), np.amax(out), out[0][correct_class]))

#print('x {} - {} | y {} - {}'.format(x, x + occlusion_size, y, y + occlusion_size))

heatmap[y:y + occlusion_size, x:x + occlusion_size] = out[0][correct_class]

class_pixels[y:y + occlusion_size, x:x + occlusion_size] = np.argmax(out)

counters[np.argmax(out)] += 1

正如之前的坦克案例中看到的那样,怎么才能知道模型侧重于哪部分的预测呢?为此,可以使用显著图解决这个问题。显著图首先在这篇文章中被介绍。

使用显著图的概念相当直接——计算输出类别相对于输入图像的梯度。这应该告诉我们输出类别值对于输入图像像素中的微小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梯度中的所有正值告诉我们,像素的一个小变化会增加输出值。因此,将这些梯度可视化可以提供一些直观的信息,这种方法突出了对输出贡献最大的显著图像区域。

class_idx = 0indices = np.where(val_y[:, class_idx] == 1.)[0]

# pick some random input from here.idx = indices[0]

# Lets sanity check the picked image.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matplotlib inline

plt.rcParams['figure.figsize'] = (18, 6)plt.imshow(val_x[idx][..., 0])

from vis.visualization import visualize_saliency

from vis.utils import utilsfrom keras import activations# Utility to search for layer index by name.

# Alternatively we can specify this as -1 since it corresponds to the last layer.

layer_idx = utils.find_layer_idx(model, 'preds')

# Swap softmax with linearmodel.layers[layer_idx].activation = activations.linear

model = utils.apply_modifications(model)grads = visualize_saliency(model, layer_idx, filter_indices=class_idx, seed_input=val_x[idx])

# Plot with 'jet' colormap to visualize as a heatmap.plt.imshow(grads, cmap='jet')

# This corresponds to the Dense linear layer.for class_idx in np.arange(10):

indices = np.where(val_y[:, class_idx] == 1.)[0]

idx = indices[0]

f, ax = plt.subplots(1, 4)

ax[0].imshow(val_x[idx][..., 0])

for i, modifier in enumerate([None, 'guided', 'relu']):

    grads = visualize_saliency(model, layer_idx, filter_indices=class_idx,

    seed_input=val_x[idx], backprop_modifier=modifier)

    if modifier is None:

        modifier = 'vanilla'

    ax[i+1].set_title(modifier)

    ax[i+1].imshow(grads, cmap='jet')

类别激活映射(CAM)或grad-CAM是另外一种可视化模型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的不是梯度的输出值,而是使用倒数第二个卷积层的输出,这样做是为了利用存储在倒数第二层的空间信息。

from vis.visualization import visualize_cam

# This corresponds to the Dense linear layer.for class_idx in np.arange(10):

indices = np.where(val_y[:, class_idx] == 1.)[0]

idx = indices[0]f, ax = plt.subplots(1, 4)

ax[0].imshow(val_x[idx][..., 0])

for i, modifier in enumerate([None, 'guided', 'relu']):

grads = visualize_cam(model, layer_idx, filter_indices=class_idx,

seed_input=val_x[idx], backprop_modifier=modifier)

if modifier is None:

    modifier = 'vanilla'

ax[i+1].set_title(modifier)

ax[i+1].imshow(grads, cmap='jet')

本文简单说明了CNN模型可视化的重要性,以及介绍了一些可视化CNN网络模型的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使其能够在后续深度学习应用中构建更好的模型。 免费视频教程:

Pytorch 自定义Function

在本次,我们将学习如何自定义一个torch.autograd.Function,下面是本次的主要内容

1. 对Function的直观理解;

2. Function与Module的差异与应用场景;

3. 写一个简单的ReLU Function;

在之前的介绍中,我们知道,Pytorch是利用Variable与Function来构建计算图的。回顾下Variable,Variable就像是计算图中的节点,保存计算结果(包括前向传播的激活值,反向传播的梯度),而Function就像计算图中的边,实现Variable的计算,并输出新的Variable。Function简单说就是对Variable的运算,如加减乘除,relu,pool等。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运算。与普通Python或者numpy的运算不同,Function是针对计算图,需要计算反向传播的梯度。因此他不仅需要进行该运算(forward过程),还需要保留前向传播的输入(为计算梯度),并支持反向传播计算梯度。如果有做过公开课cs231的作业,记得里面的每个运算都定义了forward,backward,并通过保存cache来进行反向传播。这两者是类似的。在之前Variable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进行一次运算后,输出的Variable对应的creator就是其运行的计算,如y = relu(x), y.creator,就是relu这个Function。我们可以对Function进行拓展,使其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而拓展就需要自定义Function的forward运算,以及对应的backward运算,同时在forward中需要通过保存输入值用于backward。总结,Function与Variable构成了pytorch的自动求导机制,它定义的是各个Variable之间的计算关系。

2. Function与Module的差异与应用场景

Function与Module都可以对pytorch进行自定义拓展,使其满足网络的需求,但这两者还是有十分重要的不同:

1)Function一般只定义一个操作,因为其无法保存参数,因此适用于激活函数、pooling等操作;Module是保存了参数,因此适合于定义一层,如线性层,卷积层,也适用于定义一个网络。

2)Function需要定义三个方法:__init__, forward, backward(需要自己写求导公式);Module:只需定义__init__和forward,而backward的计算由自动求导机制构成。

3)可以不严谨的认为,Module是由一系列Function组成,因此其在forward的过程中,Function和Variable组成了计算图,在backward时,只需调用Function的backward就得到结果,因此Module不需要再定义backward。

4)Module不仅包括了Function,还包括了对应的参数,以及其他函数与变量,这是Function所不具备的

1)首先我们定义一个继承Function的ReLU类;

2)然后我们来看Variable在进行运算时,其creator是否是对应的Function;

3)最后我们为方便使用这个ReLU类,将其wrap成一个函数,方便调用,不必每次显式都创建一个新对象;

3.1 定义一个ReLU类

3.2 验证Variable与Function的关系

输出:

可见,Function连接了Variable与Variable,并实现不同计算。

3.3 Wrap一个ReLU函数

可以直接把刚才自定义的ReLU类封装成一个函数,方便直接调用

输出:


当前文章:relu函数python,relu函数公式
文章源于:http://myzitong.com/article/dsgiej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