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写代码时使用tab还是空格

本篇内容介绍了“Python写代码时使用tab还是空格”的有关知识,在实际案例的操作过程中,不少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吧!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能够学有所成!

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客户深入沟通,找到翁源网站设计与翁源网站推广的解决方案,凭借多年的经验,让设计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创造个性化、用户体验好的作品,建站类型包括:成都网站设计、网站建设、企业官网、英文网站、手机端网站、网站推广、国际域名空间、雅安服务器托管、企业邮箱。业务覆盖翁源地区。

对于程序员来说,其实Tab和空格远远不只是“立场”问题那么简单。

在不同的编辑器里tab的长度可能不一致,所以在一个编辑器里用tab设置缩进后,在其它编辑器里看可能缩进就乱了。空格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空格就占一个字符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Tab在ASCII码中,编码是9,而空格是32。这也就是说,当我们按下一个Tab的时候,即使它看起来就是8个空格(或者4个空格,不同的环境下,Tab可能显示的效果不同),对于电脑来说,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这也意味着,对于用字符来描述过程的代码来说,极有可能会是决定性的差异。

尤其是对于一门用空格缩进来区分代码层次的语言——Python。

我们来看一段代码。

class MyForm(Form):
 value1 = StringField('value1')
 value2 = StringField('value2')
 value3 = StringField('value3') #这行用的是Tab缩进
 submit = SubmitField('Submit')

看起来这个value3变量和其他的变量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却出现了这样的报错——缩进错误。

value3 = StringField('value3')
IndentationError: unexpected indent

其实Python并没有强制要求你用Tab缩进或者用空格缩进,甚至空格按几个都没有强制要求,但是却绝对!绝对不能混用Tab和空格,那么这里,是不是空格和Tab的区别就显得很大了呢?

这个时候有的同学就要说了,我用PyCharm(或者其他IDE)怎么从来都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其实,很多IDE对Tab键做了各种各样的优化,其中有一条就是,将Tab键展开为为空格,也就是说,当你按下Tab的时候,IDE实际上帮你把一个「9」转换成了四个(或者八个)「32」。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IDE都帮你做了这样的工作!同理,对于好纯洁好不做作的编辑器Vim来说,肯定也不会帮你做这样的工作了。

既然Tab在不同的环境下展现不一样,而空格却永远都是一样的。对于一些细致排版缩进来说(比如说想把每一行的注释都对齐),用空格也更加精确。这样看起来,确实是用空格来写代码要好于用Tab呢。

空格代替Tab的好处:

空格在各种情况下代码都是你想要的样子。而 tab 仅仅当你与代码作者的 tab 尺寸设定为相同时,代码才好看。修改 tab 尺寸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你很难做到每打开一个文件就修改一次 tab 尺寸,而每个人通常有不同的习惯(POSIX/Unix 标准的 tab 应当为 8 字符宽度,Linus 大神也规定 Linux 内核中所有代码的 tab 尺寸为 8)。如果存在行尾注释,则 tab 尺寸更加是必须设定为与作者相同,这就意味着你看不同的代码需要经常修改 tab 尺寸。我看过许多代码,其使用的 tab 尺寸有从 2,3,4,5,6,8,16 甚至 32 的,如果你使用的 tab 尺寸与作者不同,外观将很不理想。

靠谱的IDE都能解决前进后退增加减少缩进的问题,即便是四个空格,一个退格键也能全退了,所以在使用的方便性方面根本不存在问题。——如果抱怨删除调整还不能有效解决的,你需要研究一下你的编辑器了。实际上增加减少缩进在主流编辑器中都直接有快捷键,无论是 tab 还是空格还是退格都很少直接被用于缩进。

tab 是制表符而不是缩进符,正如在 html 页面中大量使用

进行布局是个不好的编程习惯一样,在编程中大量使用制表符布局通常也不是个好习惯。

一般情况下,团队开发都要制定一套编码规范, 在大部分团队中,使用4个空格代替Tab是大家默认的。所以非常建议大家使用空格代替Tab, 另外各个IDE(编辑器)都提供了tab自动转换空格的功能,只要大家设置一下,按下tab键就可以出现4个或者多个空格

“Python写代码时使用tab还是空格”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想了解更多行业相关的知识可以关注创新互联网站,小编将为大家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实用文章!


网页名称:Python写代码时使用tab还是空格
本文链接:http://myzitong.com/article/gphd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