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批处理实用技巧有哪些-创新互联
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常用的批处理实用技巧有哪些,相信大部分人都还不怎么了解,因此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大有收获,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创新互联公司主营汉南网站建设的网络公司,主营网站建设方案,app软件定制开发,汉南h5小程序设计搭建,汉南网站营销推广欢迎汉南等地区企业咨询代码如下: 以上是“常用的批处理实用技巧有哪些”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创新互联行业资讯频道!
1、不显示代码执行期间的各种提示信息
很多时候,为了使得屏幕上不出现无关的信息,我们需要屏蔽掉命令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提示,有时候是屏蔽掉出错信息,有时候是为了屏蔽成功执行命令的信息,有时候两者都需要屏蔽,那么,我们可以把各种提示信息重定向到空设备中去,具体的代码是:
① 如果要屏蔽成功执行命令的信息,请在语句的最后加上代码 >nul。比如 copy a.txt d:\test>nul
② 如果要屏蔽出错信息,请在语句最后加上代码 2>nul,需要注意的是,数字2前必须带空格。比如,md test 2>nul,如果当前目录已经存在文件夹test,那么,执行这条语句将不会出现错误提示;
③ 如果要同时屏蔽正确执行代码后产生的提示和出错时的信息,请在语句最后加上代码 >nul 2>nul。比如,copy a.txt d:\test>nul 2>nul 这条语句,无论命令是否成功执行,都不会在屏幕上出现任何提示;
善用 nul 2>nul 句式,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很多目的,比如创建文件夹的时候,无需先用if语句来检测是否已经存在某个目录,直接 md test 2>nul 即可,可以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
2、cd.>test.txt
很多人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语句时,都会大惑不解:cd不是跳转目录的命令吗?怎么会有创建0字节文件的功能呢?曾经有段时间,我是用echo.>test.txt来创建空文件的,只是这个空文件虽然没有任何内容,但是,大小不是0字节,在要求苛刻的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实际上,从理论上来说,创建0字节文件的语句有无限多种,只要明白其中的奥妙,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构造出来,只是cd.>test.txt是最简洁的方法,符合我"解决问题简洁化"的一贯主张。构造0字节文件的奥妙在于:只要没有任何内容重定向到文件中去,0字节文件就会随着命令的执行而产生。比如dir 2>test.txt、arp >text.txt、abc 4>test.txt……,只要符合"任意内容+空格+2以上10以下的数字+>test.txt"的格式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被屏幕上的各种出错信息所蒙蔽,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产生0字节的文件,至于错误提示完全可以用 2>nul 去屏蔽。更详细的讨论请参考本人在CN-DOS发过的这篇帖子:可构造0字节文本文件的几条命令 。
3、del /a /f *.txt
我们知道,单独的del命令并不能删除带隐藏或只读属性的文件,于是,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先用 attrib 命令来先给将要删除的文件去掉各种属性。其实,操作过程大可不必如此繁琐,只须给del加上 /a /f 的参数就可以了。
4、echo. echo; echo/和echo\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产生换行符的方法只有echo.一种,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人找出了标题所列的四种方法,有兴趣不妨换着用用,也可以在菜鸟面前炫耀一番^_^
5、echo.%str% 和 echo %str%
知道 echo.hello! 和 echo hello! 有何差别吗?就具体字符串的输出而言,它们在效果上是完全等同的;但是,当 hello! 用变量来替换之后,在特定情况下结果将会截然不同!试试令变量 str 为空,再在批处理文件中分别执行这两条语句,看看它们的提示吧。结果出来了吗?总结一下:当变量 str 的值为空时,echo.%str% 输出了一个空行,而 echo %str% 则返回 echo 的当前状态。当用 for 语句读取带空行的文本,并用 echo 语句来输出时,echo.%str% 语句无疑是上上之选。另外,第4条的技巧在这里同样适用。
6、拼接多行字符串为一行
如果要把某个文本中的多行字符串拼接为一行,按照一般的思路,是在for语句中,先 set str=%%i,然后,下一步是 set str=%%i!str! ,从而实现后一句与前一句的拼接。实际上,这两步只用一条 set /p str=%%i
@echo off
for /f "delims=" %%i in (test.txt) do set /p str=%%i
pause>nul
网页题目:常用的批处理实用技巧有哪些-创新互联
标题网址:http://myzitong.com/article/phj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