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人脸识别联姻时代正在开启
支付宝的一举一动总是市场的风向标。就在其高调宣布正式上线人脸登录功能,用户可以用“刷脸”取代账号密码登录支付宝后,人脸识别技术公司受到各方关注,据了解,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方旷视科技(Face++)人脸识别技术将帮助移动支付类产品解决用户身份辅助核实、反欺诈、远程验证等难题,满足消费者便捷即时的各类需求,优化服务质量。
人脸识别已广泛应用于社交,但金融领域才是其发挥作用的热土。支付宝依靠庞大的活跃用户基数及支付工具属性,将对人脸识别在金融领域的快速应用推波助澜。
此前人脸识别技术虽已取得显著突破,但在金融领域的推广面临重重压力,如今支付宝开始规模应用,加之我国首台可人脸识别ATM机通过验收及各大商业银行的尝试。种种迹象表明,人脸识别功能的融入有望深刻改变使用密码进行身份认证的传统用户习惯,奠定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大规模推广的基础。
用户培育全面开启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德国汉诺威展上展出刷脸支付,就掀起一波人脸识别热潮。只不过当时,马云只是畅想,并非真正在支付宝上应用。
近日,支付宝正式上线人脸登录功能,用户可以用“刷脸”取代账号密码,来登录支付宝。该功能上线之初,仅限iOS和部分安卓机型。12月16日,记者从支付宝方面获悉,在灰度运行两周后,数据显示刷脸验证识别成功率已达90%以上。因此,该功能有望在年内向用户全面放开。
相比其他验证方式,人脸识别显然更为便捷。因为用户有可能不记得自己的一些个人信息,比如密码、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也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收不到校验码等验证信息;而人脸识别既不需用户记忆任何信息,也不需额外携带什么东西,只需对着手机摄像头刷一下脸即可。
“很多人觉得新技术往往安全性不够,其实不然。”蚂蚁专职研发生物识别技术团队陈继东表示,现在,个人信息盗用,在网络上时有发生,而人脸、指纹等,是每个人的生物特征,盗用难度反而很高。所以,生物识别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能有效增加安全性。目前,人脸识别已作为高安全级别验证方式在支付宝各种身份验证场景中广泛应用。
陈继东指出,生物识别取代传统密码验证是一个行业趋势,人脸识别技术于今年7月开始,逐步在支付宝实名认证、重置密码、换绑手机、风险支付校验等功能中应用,现在扩大到登录这个主流场景中。实践证明,真实应用场景下的识别成功率已在90%以上。
目前支付宝客户端只能支持刷脸登录。支付宝人士表示,未来会上线刷脸支付,但时间表还没有确定。且刷脸功能也存在一定短板,比如,人脸识别准确率很高,但采集时可能会受到光线等拍摄环境影响。
支付宝方面透露,蚂蚁金服会着力研发多重因子验证方式。其中,声纹技术由于采集设备的硬件成本低廉(普通麦克风即可)、伪造难度高,很可能成为继指纹、人脸之后,在支付宝、蚂蚁聚宝等旗下产品中得到实际应用的其他生物识别技术。
有望成为金融标配
就在互联网金融广泛应用人脸支付之际,由清华大学与梓昆科技公司等联合研发的我国首台可人脸识别的ATM机通过验收,这也是全球首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ATM机。
业内人士指出,ATM作为用户渗透率和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基础设施,人脸识别功能的融入有望深刻改变使用密码进行身份认证的传统用户习惯,奠定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大规模推广的基础。
蚂蚁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军企业,ATM作为用户渗透率和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基础设施,其规模化运用或使得人脸识别成为金融领域标配。
此前人脸识别技术虽已取得显著突破,但在金融领域的推广面临重重压力,大多银行持观望态度,技术也仅停留在测试阶段。此次人脸识别ATM机通过验收标志着人脸识别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向正式实用迈出关键一步。
此前,已有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手机客户端推出刷脸转账功能,该行部分地区分行还有“ATM刷脸取款”。而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日前也表示,要在信用卡业务上大力推广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平安银行信用卡直销团队已实现PAD申请全应用,并将推广至全国所有分中心。
在2014年底中国结算发布的《非现场开户实施办法(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中,已将单向视频见证和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网上开户手段之一。今年5月,根据华林证券总裁助理雷杰介绍,目前华林、长城等券商已获得开展人脸识别应用试点相关批文,这也意味着证券开户流程将迈入刷脸时代。
根据试点情况来看,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至少可以省去70%以上审核工作量。近几月网上开户占开户量总和的70%以上,部分券商则高达90%左右,人脸识别应用于券商网上开户将面临历史性机遇。
分析人士表示,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已初见端倪,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将呈现井喷之势。
“人脸数据”价值凸显
由于金融与数据有着天然联系,人脸识别大规模应用也将产生大量“人脸数据”。
ATM机将与银行、公安等系统联网,持卡人取款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与身份证登记图像不符,就不能进行取款操作,未来拥有海量全面、权威的人脸数据来进行机器学习,将成为提升人脸识别准确率及商业可用性的关键点,也是今后业内厂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今年4月14日腾讯旗下财付通宣布,与公民身份证查询中心合作以获得权威身份证图像数据,而佳都科技(600728,股吧)投资的云从科技也通过采集超1500万张包括采集渠道和环境人脸数据,构筑业界最全面的大规模跨场景结构化数据库。
人脸识别和金融系统的技术联姻对金融生态影响深远,例如金融远程自助身份认证系统,通过智能终端办理相关业务进行预设的人脸数据身份鉴权验证,可替代线下网点或后台人工验证身份,极大地提升远程业务办理的安全性、时效性,使银行服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且也简化人工认证的程序,不但降低人眼识别失误率,同时也可以大幅度节约人力成本,让银行运作管理更加有效和便捷。
在金融反欺诈及信用评级领域,构建更强大的风险防控堡垒已成为业内共识。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人脸识别应用从反恐安全、调查取证、刑事侦查等军用和警用范畴逐渐延伸到金融、经济甚至到日常生活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在1秒内迅速识别,误识率十万分之一条件下做到98%以上的识别通过率,大大高于人类肉眼识别准确率。在国家鼓励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的当下,谁能在行业内率先启用大数据与人脸识别技术,谁将在行业率先拥有一席之地,也能极大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分享标题:金融与人脸识别联姻时代正在开启
链接地址:http://myzitong.com/article/shjise.html
人脸识别已广泛应用于社交,但金融领域才是其发挥作用的热土。支付宝依靠庞大的活跃用户基数及支付工具属性,将对人脸识别在金融领域的快速应用推波助澜。
此前人脸识别技术虽已取得显著突破,但在金融领域的推广面临重重压力,如今支付宝开始规模应用,加之我国首台可人脸识别ATM机通过验收及各大商业银行的尝试。种种迹象表明,人脸识别功能的融入有望深刻改变使用密码进行身份认证的传统用户习惯,奠定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大规模推广的基础。
用户培育全面开启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德国汉诺威展上展出刷脸支付,就掀起一波人脸识别热潮。只不过当时,马云只是畅想,并非真正在支付宝上应用。
近日,支付宝正式上线人脸登录功能,用户可以用“刷脸”取代账号密码,来登录支付宝。该功能上线之初,仅限iOS和部分安卓机型。12月16日,记者从支付宝方面获悉,在灰度运行两周后,数据显示刷脸验证识别成功率已达90%以上。因此,该功能有望在年内向用户全面放开。
相比其他验证方式,人脸识别显然更为便捷。因为用户有可能不记得自己的一些个人信息,比如密码、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也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收不到校验码等验证信息;而人脸识别既不需用户记忆任何信息,也不需额外携带什么东西,只需对着手机摄像头刷一下脸即可。
“很多人觉得新技术往往安全性不够,其实不然。”蚂蚁专职研发生物识别技术团队陈继东表示,现在,个人信息盗用,在网络上时有发生,而人脸、指纹等,是每个人的生物特征,盗用难度反而很高。所以,生物识别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能有效增加安全性。目前,人脸识别已作为高安全级别验证方式在支付宝各种身份验证场景中广泛应用。
陈继东指出,生物识别取代传统密码验证是一个行业趋势,人脸识别技术于今年7月开始,逐步在支付宝实名认证、重置密码、换绑手机、风险支付校验等功能中应用,现在扩大到登录这个主流场景中。实践证明,真实应用场景下的识别成功率已在90%以上。
目前支付宝客户端只能支持刷脸登录。支付宝人士表示,未来会上线刷脸支付,但时间表还没有确定。且刷脸功能也存在一定短板,比如,人脸识别准确率很高,但采集时可能会受到光线等拍摄环境影响。
支付宝方面透露,蚂蚁金服会着力研发多重因子验证方式。其中,声纹技术由于采集设备的硬件成本低廉(普通麦克风即可)、伪造难度高,很可能成为继指纹、人脸之后,在支付宝、蚂蚁聚宝等旗下产品中得到实际应用的其他生物识别技术。
有望成为金融标配
就在互联网金融广泛应用人脸支付之际,由清华大学与梓昆科技公司等联合研发的我国首台可人脸识别的ATM机通过验收,这也是全球首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ATM机。
业内人士指出,ATM作为用户渗透率和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基础设施,人脸识别功能的融入有望深刻改变使用密码进行身份认证的传统用户习惯,奠定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大规模推广的基础。
蚂蚁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军企业,ATM作为用户渗透率和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基础设施,其规模化运用或使得人脸识别成为金融领域标配。
此前人脸识别技术虽已取得显著突破,但在金融领域的推广面临重重压力,大多银行持观望态度,技术也仅停留在测试阶段。此次人脸识别ATM机通过验收标志着人脸识别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向正式实用迈出关键一步。
此前,已有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手机客户端推出刷脸转账功能,该行部分地区分行还有“ATM刷脸取款”。而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日前也表示,要在信用卡业务上大力推广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平安银行信用卡直销团队已实现PAD申请全应用,并将推广至全国所有分中心。
在2014年底中国结算发布的《非现场开户实施办法(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中,已将单向视频见证和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网上开户手段之一。今年5月,根据华林证券总裁助理雷杰介绍,目前华林、长城等券商已获得开展人脸识别应用试点相关批文,这也意味着证券开户流程将迈入刷脸时代。
根据试点情况来看,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至少可以省去70%以上审核工作量。近几月网上开户占开户量总和的70%以上,部分券商则高达90%左右,人脸识别应用于券商网上开户将面临历史性机遇。
分析人士表示,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已初见端倪,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将呈现井喷之势。
“人脸数据”价值凸显
由于金融与数据有着天然联系,人脸识别大规模应用也将产生大量“人脸数据”。
ATM机将与银行、公安等系统联网,持卡人取款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与身份证登记图像不符,就不能进行取款操作,未来拥有海量全面、权威的人脸数据来进行机器学习,将成为提升人脸识别准确率及商业可用性的关键点,也是今后业内厂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今年4月14日腾讯旗下财付通宣布,与公民身份证查询中心合作以获得权威身份证图像数据,而佳都科技(600728,股吧)投资的云从科技也通过采集超1500万张包括采集渠道和环境人脸数据,构筑业界最全面的大规模跨场景结构化数据库。
人脸识别和金融系统的技术联姻对金融生态影响深远,例如金融远程自助身份认证系统,通过智能终端办理相关业务进行预设的人脸数据身份鉴权验证,可替代线下网点或后台人工验证身份,极大地提升远程业务办理的安全性、时效性,使银行服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且也简化人工认证的程序,不但降低人眼识别失误率,同时也可以大幅度节约人力成本,让银行运作管理更加有效和便捷。
在金融反欺诈及信用评级领域,构建更强大的风险防控堡垒已成为业内共识。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人脸识别应用从反恐安全、调查取证、刑事侦查等军用和警用范畴逐渐延伸到金融、经济甚至到日常生活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在1秒内迅速识别,误识率十万分之一条件下做到98%以上的识别通过率,大大高于人类肉眼识别准确率。在国家鼓励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的当下,谁能在行业内率先启用大数据与人脸识别技术,谁将在行业率先拥有一席之地,也能极大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分享标题:金融与人脸识别联姻时代正在开启
链接地址:http://myzitong.com/article/shjise.html